青春之歌 为你读典—青年法官经典诵读会作品之十三

2015-05-06 17:26

   

在天堂和人间穿行的心灵

——读罗素《我为何而生》

彭晓雪

   这篇文章是《罗素自传》的前言部分,罗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中所追求的三件事情,即爱情、知识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当我第一次阅读这些文字时候,我被罗素这种朴实深沉的叙述深深感动,感动我的不仅仅是文章行文的质朴,语言的掷地有声,更是作者那一颗至诚至爱的博大心灵,它使读者能在瞬间摆脱世俗的琐屑,精神境界因之而净化与升华。就是这样的一个心灵,爱情的获得和知识的追求使他体验到了如在天堂般的幸福,但世界上触目皆是的战争、疾病、贫困和孤独又使他从圣洁的天堂回到现实的人间。他为整个人类的苦难和前途而悲悯,而痛苦,并且试图改变这种痛苦,使自己的一生都处在不懈的奋斗奔波中。  

这就是罗素的一生,一个担当起“伟大”二字的心灵与生命。


   


我为何而生

伯特兰·罗素

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挟卷着我在漂泊不定的路途中东飘西荡,飞越苦闷的汪洋大海,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之所以追寻爱情,首先,爱情使人心醉神迷,如此美妙的感觉,以致使我时常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献出生命中其它一切;其次,爱情可以解除孤独,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会穿过世界的边缘,直望入冰冷死寂的无底深渊;最后,置身于爱的结合,我在一个神秘缩影中看到了圣贤与诗人们所预想的天堂。这正是我所追寻的,尽管它对于人类的生活或许太过美好,却是我的最终发现。

我也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渴望理解人类的心灵,渴望知道星辰为何闪耀,我还试图领略毕达哥拉斯关于哪些数字在变迁之上保持着永恒的智慧。在这一方面,我取得了一点成果,但并不算多。

爱情与知识,尽其可能,引领着我通往天堂,然而怜悯总是把我带回现实。那些痛苦的呼唤在我内心深处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和折磨的人们,给子女造成重担的无助老人,以及孤独、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理想生活的嘲讽。我渴望能减少这些不幸,但无能为力,这也是我的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生是值得的,而且如果能够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我会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