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推行阳光执行’形成常态长效?”
“如何做实执行全流程多元监督?”
“如何进一步畅通执行工作梗阻?”
推动执行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是回应群众关切、破解执行难题、提升司法公信的关键举措。9月29日,武汉江汉法院特邀全国、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走进法院,共议“推行阳光执行”改革,共话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江汉法院以“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提公信”理念为指导,探索打造“推行阳光执行”改革品牌,构建执行权运行监督新机制,成功入选为省先行区改革项目试点法院。
座谈会上,江汉法院主动“晒”出执行工作,“亮”出司法透明账,围绕“推行阳光执行”机制建设,系统介绍了法院推进执行工作透明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创新举措,为代表们全景式呈现了执行工作的进程与难点。
代表们纷纷打开话匣子,既肯定了法院主动公开执行信息、畅通沟通渠道、打造“推行阳光执行”品牌的有效举措,又有针对性提出信息化赋能执行公开、健全多元监督机制、深化专项活动效能等具体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马丹
“推行阳光执行”改革精准锚定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要进一步拓展“推行阳光执行”的多维场景,以信息化助推执行全流程透明,健全多元协同监督机制,以全过程公开筑牢司法公信的坚实根基,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
市人大代表 付志琦
执行是把胜诉权益兑现到位,解决“执行难”关键在于基层,如何高效、规范的实现这一过程,江汉法院给出了“以公开促公正、以监督促高效”的答卷,要努力打造江汉执行的品牌,形成“推行阳光执行”的江汉经验。
市人大代表 朱燕
“案件质量是司法的生命线”,“推行阳光执行”就要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兑现“真金白银”,法院要在畅通与当事人沟通渠道上借力信息技术,更要充分发挥“执破融合”机制作用,推动企业“出清”、资源“盘活”。
区人大代表 白明旭
“推行阳光执行”改革,通过全过程公开,从根本上缓解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执行堵点、痛点,希望法院依托线上平台实现执行线索线上提交、法官线上约见、案卷线上调取,同时进一步完善执行和解和信用修复等机制的运用。
区人大代表 余佳奇
切实解决执行难题,需要构建“综合治理”大格局,凝聚多方合力,针对实践中法官与当事人“沟通不畅”等痛点,建议探索财产查控信息表格化告知当事人机制,以标准化、透明化举措绘就司法为民底色。
代表们的真知灼见是执行工作创新的源头活水。会后,江汉法院立即研究、拟定系列举措:推行阳光执行告知制度,制定线上提交财产线索操作指引、完善财产查控反馈表,加大“智慧执行APP”推广和运用,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执行举措。其他建议事项也纳入“推行阳光执行”改革试点创建内容。
江汉法院将充分借鉴此次座谈会的智慧成果,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努力打造全程透明、权责清晰、响应及时的“推行阳光执行”江汉样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