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全院各部门工作亮点综述

2018-07-26 17:19
来源: 江汉法院
    浏览: 9817

2018年上半年全院各部门工作亮点综述

 

近日,我院召开2018年度上半年绩效总结暨拼搏赶超交流会,围绕2018年上半年绩效目标,各部门从创新审判机制、攻坚执行难、深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全院各部门的工作亮点综述如下:

落实司法改革,创新审判机制。刑庭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推进视频审判、规范庭审程序,完善操作规则、落实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深入推进刑事案件认罪认罚试点以及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刑事辩护律师全覆盖。民一庭强化劳动争议合议庭、民事合议庭及交通合议庭专业化审理,民意法庭继续推进开展民商事案件快审速裁试点工作。

规范办案流程,统一裁判尺度。民一庭根据2018年最高院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完善案件中止、暂停、延期等手续,做到“无材料、或材料不全,不批准”。民二庭对疑难、争议较大、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案情相类似的群体案件,案情相类似的已判决上诉案件,三类案件做到及时跟踪,统一裁判尺度。审监庭针对金融案件的特点,加强了对类案审理的研究和探索确保案件审理公开、公正

加强联调联动,促进纠纷化解。民意法庭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的联系,理顺律师调解的工作流程,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年初,民意法庭主动与区司法局联调中心联系,配合将一批360余人涉及拆迁安置过渡费纠纷的群众性案件调解,引导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将矛盾消化在诉讼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局完善“分段集约、繁简分流、类案集中”的执行新机制,组建民生组、金融组和速执组的新型执行单元,厘清团队长、执行法官的职责划分,科学配置裁判文书签发权。实行局领导分包负责制,执行局长全盘调度,每月工作指标分解到人,促进执行案件质效提升。

建立涉众、涉稳案件的风险评估机制。立案庭对于特殊案件,及时向上级法院、区委区政法委请示,与院内各部门及时协调,共同防控、主动担当,多渠道消化案件,如对杜某、秦某等近五百人起诉武汉市不动产登记局不服房屋行政登记纠纷,积极运用院内外联动机制,将维稳关口前移,保障涉众涉稳纠纷的妥善处置。

延伸审判职能,服务社会管理。知产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宣传力度,参加了 “2018创新光谷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以及“2018年江汉区知识产权工作培训会”。行政庭接受长江航运公安局、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邀请,多次讲授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审判工作实务,依法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立足审判,强化调研工作。知产庭挖掘典型案件,撰写的《北京华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诉武汉阿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聂骏、杜莹侵害商业秘密案》、《“老碼頭”商标之争引发的商标显著性思考》分别发表在了知识产权专业公众平台知产力、知产宝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强化审判管理,提升案件质量。审管办起草《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法官审判业绩评价办法》,建立法官审判业绩评价体系。切实抓好案件质量评查专项工作,积极做好案件质量迎检,开展长期未结案件的清理,努力解决案件“久拖不决”。民二庭充分利用网上流程管理平台,加强办案时限、报批等程序管理,严把文书质量关、报结关。

加强党建工作,推进队伍建设。政治处扎实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举办“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武汉)——江汉讲习活动”暨“五四”青年节挑战赛、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做专题辅导报告、举办法官讲坛等各项主题活动,确保了各项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落实。监察室加强廉政监察、作风巡查,开展“正风除弊”行动,基层作风巡查、治理“微腐败”专项行动,“纪·廉宣教”活动,增强每一位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做到时刻紧绷“廉政弦”。

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法院。办公室(研究室)积极完成全省法院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试点工作。对照15项具体指标功能,实现同步扫描模式再造,构筑“人工+自助”、“集中+分散”的扫描布局,使电子卷宗系统切实打通办案梗阻点,服务审判中的难点。

加强基础建设,夯实司法保障。行政科配合我院信息化建设,对一楼诉讼服务中心部分区域改造升级;做好服务审判、执行及全院中心工作的后勤保障,尽心尽力多方面筹措和谋划,做好办公耗材的供给,安检系统维护升级。

加强警务保障,维护机关安全。法警大队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的方针,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综合素质,完成机关保卫、法庭警卫、值庭、看管、押解、参与强制执行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保证了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半年工作中,全院各部门要狠抓审判执行工作,将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确保完成全年绩效目标;要坚持从严治院,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依托信息化服务审判一线,争取全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办公室 付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