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0余件纠纷通过“法院+N”机制在前端实质性化解,案件审理平均用时同比下降25.29天,1689名被执行人在强制执行立案前履行完毕全部义务,运用“破前调解”机制实现5家困境企业有效救治……这是2024年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立调立审执破“一件事”改革给出的成绩单。
2024年2月,江汉区法院成立调立审执破“一件事”改革课题组,聚焦案件办理流程再造、最大限度提质增效、节约资源减负等细分项目,选取金融、知产、物业、道交等案由为试点,试行“一件事”改革。
一起跨市保险合同纠纷案,投保公司向保险业多元解纷工作站求助,江汉区法院驻站法官与调解员开展联合调解,促成各方达成和解协议,理赔款在一月内到账。2025年1月14日,湖北高院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事)例,江汉区法院“法院+金融”工作站化解的这一案例入选。
在吸纳“法院+金融”工作站、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的治理经验基础上,近两年,江汉区法院形成了涵盖金融、知产、道交、物业等领域的15个解纷前沿哨点,“法院+N”解纷“朋友圈”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该院通过优化调解资源配置,根据各调解组织擅长领域、调解工作质效精准分流委托调解案件,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调”字向多元拓展,“解”字向深挖潜。
从立案到判决仅用时7天,判决书当庭送达。2024年2月,江汉区法院在一起道交案件中首试“分离式裁判”审理模式。
诉讼阶段,江汉区法院以“一个机制、一次庭审、一次会商”,推动诉中分流“一件事”。小额、简易程序案件试行“速送、速审、速判、速结”办案“急诊”模式,对疑难复杂案件,则做好庭前准备、专业法官会议与审判委员会层层研判会商,实现“简案出效率,繁案出精品”。
诉后圆满“落槌”,则是“一次解纷”的精髓。
2024年6月,旅行社员工劳动仲裁胜诉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公司名下仅有旅游保证金五十万余元,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转破”。经评估释明后,江汉区法院将案件导入破前调解程序,“执破融合”团队通过组织债权人与该社逐一协商,拟定清偿方案,促成公司与全部债权人达成和解。
在诉后,江汉区法院以“推动执行一站式办理”改革为契机,聚焦审执衔接、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做好判后释明、督促履行与判后化解工作,引导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力促“一个案件一次解决”。
为衡平危困企业救治与出清,该院构建“执破融合+破前调解+破中提质增效+破后指导”司法保障机制,“执后”解纷路径更多元。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旨在用“一个流程”解决当事人的“一件事”,“调解贯穿全程、多层过滤分流、实质化解有效”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初步落成。(王倩、侯竣译、黄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