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多元解纷 案结事了人和

2023-10-16 15:18
来源: 湖北日报
作者: 审管办

“仅用18天妥善解决争议并节约诉讼成本近5万元。”近日,在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当事人拿到了一份法院联合武汉仲裁调解中心为其量身定制的纠纷解决方案。

该案中,江汉法院创新“诉前调解+确认仲裁”模式,引导双方以仲裁裁决的方式确认调解协议,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这是江汉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拓展“调解+”解纷模式类型,推动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出实效的缩影。

柔性“解”:诉前分流求平衡

黄某与某融资租赁公司签订《汽车融资租赁协议》,后因黄某无力支付后续租金,公司起诉至江汉法院。在诉前调解阶段,法官了解到,黄某患有恶性疾病,因治疗导致家庭十分困难,且需要抚养其子上大学。

法官组织原、被告之间进行调解,在保障原告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为维系被告生活和保障子女教育提供助力,最后双方确认调整分期还款数额、延长还款期限,并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展期或者减免。

“金融审判除了要依法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外,也要注重对于‘诚而不幸’的个人与企业的保护,通过诉前分流实现对不同情况案件的甄别,更好地平衡双方的权益,在保护金融合法债权的同时,给予个人和企业一定的缓冲。”该院金融审判庭负责人介绍。

截至9月,江汉法院已通过诉前调解化解1600余件金融纠纷。

实质“结”:因案制宜谋和解

今年来,江汉法院针对行政争议案件实行“先行评估分繁简,因案制宜促调解,多方合力保执行”策略。

5月11日,江汉法院设立行政争议调解工作室。立案阶段法官经评估适宜诉前调解的,向当事人释明诉讼风险和诉前调解的特点、优势,当事人自愿调解的,将材料移交调解工作室开展调解。

同时,工作室凝聚辖区解纷合力,可邀请检察官、司法人员共同参与诉前调解,实现行政争议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延伸。

行政争议调解工作室成立至今,已就某征收项目处理8件行政征收非诉强制执行案件,调解员、征收部门人员、执业律师共同现场调解,成功促成5起案件签约。

高效“结”:诉执一体优源头

某银行与小张等60人因信用卡还款纠纷,双方在江汉法院进行诉前调解并进行司法确认。还款期限届满后,小张等人未能偿还首期款,7月初,银行向法院反馈这一情况。

执前和解团队借鉴示范诉讼模式解决纠纷,分批将当事人约至法院,促成第一批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并制定“示范和解”方案,一案一议,调整还款期限、分期次数。最终,45名借款人顺利与银行签订执前和解协议。

推进诉前调解与执前和解有效衔接,是江汉法院构建诉执一体的有力举措。通过诉前、诉中“执行风险”告知,执前履行期限宽限、执前督促履行,促进形成“在诉讼阶段考虑执行、执行阶段扫除障碍”的模式,让更多矛盾通过非诉途径化解。

7月初,江汉法院上线执前和解平台,实现一键委派调解、一键查询关联信息、一键转立执行案件,全面开启执前和解2.0模式。法院与调解组织实现执前和解全流程线上运行、无纸化办理,为精准解决方案提供更多数字化支撑。

从诉前调解到执前和解,江汉法院将继续以能动之姿,提升矛盾纠纷前端防控力、源头化解力,不断探索“调解+”“一揽子”解纷机制,丰富当事人多元解纷选项,用心用情用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